發(fā)達國家如美國、日本、英國、法國等國的建筑 鋼結構化已開展許多年,鋼結構是這些國家建筑的主要結構形式,無可否認發(fā)達國家的鋼結構文化開展比我國早,設計與制作技術在一定程度上比我們高,瀏覽近代國外鋼結構建筑文化,不難發(fā)現(xiàn)我國與發(fā)達國家相比在方面還存在著明顯的差距,今天小編整理以美國為代表的鋼結構建筑資料,以供同行共同學習,可從中體會別樣建筑文明。
我國的建筑用鋼總量約占全部鋼產(chǎn)量的20%~25%,而美國家則占50%以上。美國鋼結構建筑的主要市場分布:工業(yè)(生產(chǎn)用廠房、倉庫及輔助設施等)、商業(yè)(商場、旅館 、展覽館、醫(yī)院、辦公大樓等)、社區(qū)(私有及公有社區(qū)活動中心及建筑如學校、體育館、圖書館 、教堂等)、綜合等方面,分別占到46%、31%、14%和9%的份額。
目前美國擁有幾座世界上最高的超高層鋼結構建筑,它們是:
1931年建成的102層、高381m的美國紐約帝國大廈(1969年以前一直是最高的);
1969年建成的110層、高417m的美國紐約世界貿(mào)易中心南北兩座(在9.11中倒塌);
1970年建成的110層、高443m的美國芝加哥西爾斯大廈等等
在美國,低層建筑中采用鋼結構還是非常普遍的。美國鋼結構學會和金屬房屋制造協(xié)會(AISC 和MBMA)聯(lián)合編制了低層建筑的設計指南。所謂低層建筑是指層高低于18m,層數(shù)不超過5層的工業(yè)廠房、倉庫、辦公室及其他的辦公和社區(qū)建筑等,其中兩層以下的非居住用樓房建筑占70% 。
由于東西方文化與發(fā)展之間的差異,美國民眾接受鋼結構建筑程度相當高,鋼結構建筑在美國已被廣泛應用于工廠、倉庫、體育館、展覽館、超市等建筑。住宅鋼結構更普遍,小到低層別墅大到高層住宅樓使用鋼結構建造的相當非常高。 |